睡眠窒息症(Sleep Apnea)又稱 睡眠呼吸中止症 是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,患者在睡眠期間會出現呼吸暫停或顯著減弱,影響身體氧氣供應,從而損害健康。根據成因和表現,主要分為三種類型:
一、阻塞性睡眠窒息症(Obstructive Sleep Apnea, OSA)
- 最為常見,約九成患者屬於此類型,是成人和兒童中最普遍的睡眠窒息症。
 - 成因:睡眠時,咽喉等上呼吸道軟組織(如軟顎、舌頭)因鬆弛、下垂或結構異常(肥胖、扁桃腺肥大、下巴短小等)而阻塞氣道,使空氣流動受阻,導致呼吸暫停。
 - 高危因素:肥胖、中年男性、頸圍較粗、扁桃腺或舌頭肥大、下巴較短;但纖瘦者若有氣道結構異常同樣有風險。
 - 特徵:常伴隨打鼾聲;每次呼吸中止後,血氧下降,大腦會令患者短暫醒來呼吸。嚴重時整晚反覆發作,嚴重影響睡眠質素和日間精神狀態。
 
二、中樞性睡眠窒息症(Central Sleep Apnea, CSA)
- 發生率較低,佔睡眠窒息症患者約5%,但病情較為嚴重。
 - 成因:大腦呼吸中樞受損,無法正常發出呼吸指令至呼吸肌肉,導致呼吸間歇性或完全停止。常見於曾經中風、腦部創傷、心臟衰竭或先天性中樞神經障礙患者。
 - 高危因素:腦部損傷、中風、心臟疾病、某些藥物影響等。
 - 特徵:呼吸道本身沒有阻塞,但大腦於睡眠某些階段無法啟動呼吸動作,呼吸會突然間停止數秒或更長時間。患者通常沒有打鼾,可能全然無法察覺自身病情,但可因晚間低氧而出現嚴重併發症。
 
三、混合性睡眠窒息症(Mixed Sleep Apnea/MSA,又稱複合型)
- 同時具有阻塞性與中樞性兩種特色或情況會交替出現。
 - 初期呼吸停止是因中樞原因(大腦控制失效),進而引發呼吸道阻塞,或兩者同時出現,導致呼吸暫停更為複雜。
 - 多見於病情較嚴重的患者,治療上往往需雙管齊下,根據不同成因選擇合適方案。
 
睡眠窒息症的嚴重程度分級
小結
- 阻塞性最常見,以呼吸道阻塞為主。
 - 中樞性較罕見,主因大腦呼吸機制失調。
 - 混合性兩類型特徵兼具,症狀更複雜。
 
如果擔心有相關症狀,建議及早尋求專業評估及多項睡眠生理測試,以利對症施治。
	
